白癜风初期如何治疗潜在产能过剩为水泥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
国务院3月12日发出“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对于水泥行业的定位是水泥行业目前虽然产需基本平衡,但在建规模很大,也潜在着产能过剩问题。按发改委官员透露的初步设定2010年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将由2005年40%提高到70%。2005年水泥产量为10.64亿吨。预测到2010年水泥国内需求量在12.5~13.5亿吨。即使按低值估算,新型干法水泥增量要达到4.5亿吨,平均每年增量9000万吨,相当于每年要新增30条日产5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和30条日产25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合计新投产60条生产线,熟料产能年新增7000万吨。如按高值估算,平均每年增量在1.04亿吨,熟料产能年新增8000万吨。2005年全国新增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111条,新增熟料产能10174万吨。从这上面看,如从2006年起,维持2005年的建设规模,则显大了。从全国水泥固定资产投资额看:年度投资完成额(亿元)同比增速(%)2001113.9739.532002159.5840.022003321.07101.202004434.5535.352005412.51-5.07近2年投资增速已大幅下降,2005年出现了负增长。投资额绝对值也已开始回落。从趋势看,投资规模在下降。从全国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增长看:年度熟料产能(万吨)净增产能(万吨)同比增速(%)20018366.901711.2025.71200211885.403518.5042.05200319960.908075.5067.94200432945.2512984.3565.05200543119.4510174.2030.88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增速2005年已大幅下降,下降接近30个百分点,年净增产能也从2004年最高12984万吨开始回落,回落接近22个百分点。如在2005年净增熟料产能数量上,回落31个百分点,即可保持年净增产能7000万吨,回落21个百分点,即可保持年净增产能8000万吨。这一净增新型干法熟料产能的速度可以与发改委设定的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增加新型干法熟料产能,落后工艺产能淘汰的滞后,会形成水泥总产能的暂时过剩。但这过剩也为推动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在供给能力超过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才有调整结构的意愿和压力,也有条件淘汰一部分落后的生产能力。从近几年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的成效,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十一五”期间,新型干法水泥还须保持一定量的增长,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市场约束和资源约束增强的“倒逼”机制,促进水泥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