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尼赛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社会人文竹编开辟卢旺达青年就业新路径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白癜风看的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vvhebrn/
                            

竹编开辟卢旺达青年就业新路径|中国投资原创陈丽娟中国投资参考

导读

竹编技术是中国从本国特色优势出发,援助非洲的一项实用技能,其中,卢旺达是中国竹子种植和加工技术的重要受援国。如今竹编市场在卢旺达已呈蓬勃发展之势

●竹编技术培训

●竹子种植

●竹编制品在卢旺达广受喜爱

●解决民生就业

●启示

中国一直是对非技术援助的积极倡导者和实施者。竹编技术正是中国从本国特色优势出发,援助非洲的一项实用技能。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积极推动该领域的国际合作、培训交流。其中,卢旺达是中国竹子种植和加工技术的重要受援国。

曾在浙江安吉竹制品加工企业中担任技术主管的俞钦宏师傅,通过竹子研究开发中心被选聘为商务部援外项目的技术专家。从年到年,中国商务部共实施了五期中国援助卢旺达竹子种植加工利用项目,每期两年。该项目被评为联合国南南合作优秀案例。在援助项目的五人团队中,共有两名技术专家主抓技术培训,俞师傅负责传授竹编技术,另一名师傅则负责传授竹子种植技术。

年,俞师傅在长达10年的援助项目结束后回国。但不久后,他又再次受到卢方邀请,重返卢旺达扶持技术培训。只不过,这一次俞师傅的身份略有不同。在此前的10年中,他是中国商务部派遣的援外专家,而最近两年,他转变成为了一位市场化的生产经营者。虽然他不再享受中卢政府提供的任何薪酬,但凭借业已打开的市场,他在义务扶持技术培训的同时,也能维持较好的收益。俞师傅以个人名义,回到卢旺达继续参与培训,也为国家满足了卢旺达维持技术培训的需求,巩固了援助成果。

?俞钦宏师傅与他的卢旺达徒弟们

竹编技术培训

在技术援助期间,中国提供的竹编培训前期以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长为一期,从年开始延长为3个月一期,年开始延长为6个月,每期共20名学员学习竹编和竹子家具制作。学生接受培训不需要付任何学费,每天还能拿到政府提供的卢郎补贴(相当于人民币三十多元)。据俞师傅粗略统计,技术援助期间,就有名以上的学生学习了竹编技术,他们来自卢旺达的全国各地。基加利马萨卡孵化园是卢旺达发展署主管的一个培训和创业基地,是曾经技术援助的场所。自从年孵化园的经理重新邀请俞师傅回来后,现在的培训和制作依然是在这里进行。培训也依然能保持此前的进度和规模。

再次回到孵化园工作的俞师傅,在培训方面不仅传授加工和种植,还负责制定培训规划,把控所有产品质量,并开发新产品。成长起来的徒弟已经可以承担实际教学,将竹编技能传授给更多学员。每期培训结束后,优秀的学员可以自愿留下来,在孵化园开展编织,借此机会还能继续接受几个月的培训,夯实技能。在孵化园,留下的优秀学员既可以各自制作经营、联系业务,也可以帮俞师傅做,俞师傅会向其支付工资。在这期间,徒弟们也可以“以老带新”。当他们技术娴熟后,便可以出去创业,独立生产经营,俞师傅会赠送他们一些工具。

?已学成出师的徒弟们正在独立制作竹制品。左:制作小茶几。右:编织灯罩。

竹子种植

由于现在只有一名中国专家,种植技术的扶持任务也自然落在了俞师傅的肩上。当俞师傅有竹子种植业务时,会带领学员前去完成,学员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竹子种植。由于业务量大,俞师傅只好优先满足中资企业绿化的迫切需求,如在卢旺达开发农家院的投资者。此外,卢旺达本地客户的需求也十分旺盛。

在之前的援助期间,中国将多个优良品种,如青皮竹、麻竹、绿竹、泰竹等引入卢旺达。当时几千株很小的竹苗从国内空运到卢旺达,现在涨势很旺,最高的已有十几米高。然而戏剧性的是,中国援卢竹子种植技术所种的3公顷示范竹林现已建成一个收费的湿地公园,成为了比利时和卢旺达政府联合开发的旅游区。

这一转折体现出了中国竹子种植技术比竹编技术的推广遇到了更多的现实问题。一方面,中国的青皮竹在卢旺达遭遇了“水土不服”,由于卢旺达气温更高,因此长得高而薄,作为家具材料时容易破裂。虽然这种竹子适合破篾,可以作为编织材料,但对于市场更广阔、附加值更高的竹制家具就不太适合了。俞师傅及其徒弟们进行家具制作一般采用卢旺达本地的高山青莲竹,它们生在在海拔米以上,厚度较高,做家具结实。另一方面,在卢旺达,作为原料的竹子并不是一个容易找到市场的经济作物,竹子本身在卢旺达没有多大的经济价值,再加上农民缺乏农机具,所以农民不愿种植。不同于在中国国内,政府经常为鼓励竹子种植直接提供补助,且中国具有发达的深加工体系,因此竹子长成之后收购者很多。而卢旺达缺乏工业加工能力,没有加工竹制品的工厂,政府也鲜有种植补助。

竹编制品在卢旺达广受喜爱

卢旺达人喜爱原生态,竹制家具能够带来情绪上的放松和愉悦,产生亲近自然之感。竹制品较之于塑料制品,更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的情怀和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为追求这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卢旺达中小型酒店就兴起了一波竹制家具的风尚,他们是竹制家具的热切采购者,因为这类家具能够拉近客户和酒店的距离。还有私人在新建的房屋装潢时喜欢订购竹制的门、墙之类的产品,用竹子来作为点缀,能够让室内显得独具韵味、高档别致。

卢旺达人对竹制品的喜爱程度,比中国国内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年长年轻,都喜爱竹制品,竹制家具供不应求。即便是学员们一周七日,从早忙到晚也做不完订单。

便利的网络对竹编产品营销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年轻徒弟将产品的图片放在网上,接受网上联系订货,网络的传播力度很大,也有顾客来加工现场参观后订购,联系采购的客户络绎不绝。

?左:为圆竹门上漆。右:制作大茶几

解决民生就业

推动群众脱贫增收是卢旺达中央政府的重要工作。特别是卢旺达现在年轻人口庞大,包括高中和大学毕业生人数众多,但失业率高,无法找到工作。国家高度重视青年就业问题。因而卢旺达政府希望更多年轻人有一技之长,因此注重青年培训,始终大力支持中国竹编技能传播。卢政府还大力鼓励受培训学员利用所学技能进行创业。

为支持青年人创业,卢政府建立了青年创业基金,并举办创业比赛,多名竹编创业者都曾荣获奖金。已毕业学员还可以开展竹编培训。竹编技术培训属于欧洲一些国家经过考察后决定提供少量资金援助的项目,他们的援助经费会经过卢旺达发展署,拨付给培训项目的老师和学员。前来学习竹编技能的不乏大学毕业生,对于他们来说,这项技能甚至比有些专业更为实用。

竹编的收入对于卢旺达人来说十分可观,是本地难得的高收入就业机会,孵化园里的学生可以在这里学成后销售自己的产品,因此学员们的劳动积极性也格外高涨,主动周末无休地投入工作。有时新学员们在学习一个月后便有机会参与完成孵化园里俞师傅徒弟们的订单,迅速取得收入。从孵化园学成的学员走出去建立了多家竹编工坊,分布全国各地。多年来,通过所学技能从事竹子家具制作和编织,以及竹子种植实现就业的达到了五六百人以上。创业的徒弟们现在主要从事竹家具制作,如竹沙发和桌椅,特别是卢旺达结合本地民俗的婚礼家具用品,如放花的桌子,贵宾坐的椅子。俞师傅的徒弟们也已经精于谈生意,不但能够自己制作,有的还雇佣青年女工编制。

在卢旺达与刚果(金)边境地区基伍湖一带,已有学员创业成功,那位学员除了生产竹制家具外,也承接卢旺达发展署委托的竹编培训,以培养更多的竹编技能人才。现在,他在培训方面也已经名声在外。该地区属于旅游区,物价较高,依托与刚果(金)的边境贸易,产品得以定价更高,收益也更为可观。

竹子属于可再生资源,竹编又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产业,因而卢政府提倡发展。此外,产品生产条件也较为便捷,只需一个能通电的车间,便可进行制作生产。竹编作为手工业,在劳动力充足且价格较为低廉的卢旺达及其它非洲国家尤为适合。

在引入中国竹编技术以前,卢旺达人仅用竹子来搭荫棚和做围墙。现在中国技术幻化出的竹类手工产品广受民众喜爱,市场前景广阔,俞师傅坚信,今后以此就业的人会越来越多,竹编技艺将造福越来越多的卢旺达青年就业和致富。

启示

中国竹子技术援助在卢旺达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卢旺达具有较为充足的竹子原料,传统审美和环保理念共同造就的旺盛市场需求,这些因素共同使竹编技术在卢旺达发挥了积极有效的社会经济作用。此外,国家的支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卢旺达发展署能够十年如一日地支持中国竹子种植和加工援助项目,并且在援助后再次诚邀中国专家继续致力于此,体现了对技术援助工作的高度重视。十几年中,卢旺达政府为中国专家提供便利,也为本国学员制定了良好的创业政策,虽然现阶段已不是官方发展援助,甚至已经不算作严格意义上的援助,但是卢旺达发展署依然对这项事业保持关怀,不仅继续提供孵化园这一政策性场所,而且经常来访,定期检查培训的管理和产品的质量。上述几方面,对于探讨在其他盛产竹子的非洲国家,如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喀麦隆、刚果(金)等国推广竹编技术的可行性具有参考意义。

对于中国援卢竹子种植和加工项目,我们在看到项目整体非常成功的同时,也可以得到一些更深入的启发。中国在开展对外技术援助时,应结合对象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只有让对象国中的技术学习者产生可持续的经济效益,产生造血能力,才能更容易取得成功。技术援助项目在产生造血功能后,可以继续让个人以市场化的机制,进一步延续一段时间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